2022年12月1日,365速度发国际大厅_365怎么查看投注记录_365bet备用开户外国语学院邀请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友义老师为大家做主题讲座:中译外人才培养。黄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们理解了在百年大变局下培养中译外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黄老师首先指出,当前,大变局赋予国际传播新的意义,国家急需大量会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的人才。对此,外语专业学生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备天然优势。黄老师强调,目前国人对于用外语讲外国故事,已是炉火纯青,但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还略显青涩。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黄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不去传播真实的中国情况,即使是假的,在外国人说了一遍后,假的也成了真理了。”中国的优秀文化、优秀故事,需要中国人去传播、去讲述,构筑起对外的桥梁,去表现真实的美好中国,扩大知华友华舆论朋友圈。由此可见,培养中译外人才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黄老师多次强调要推动外语和翻译教育的转型,转型是国际传播的需求,也是语言的需求。黄老师首先列举出了三个问题:对于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我们需要传播什么?对谁传播?怎样传播?黄老师引经据典,结合现实一一详谈。最后,黄老师从翻译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并通过精确翻译与讲述翻译的举例对比,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其中的巨大差异。
众所周知,文字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黄老师指出,中国翻译应紧跟国际流行体系,才能起到良性的、有效益的传播效果。在此基础上,黄老师通过对大量理论翻译实例生动的讲述得出一个道理:对于不贴切的翻译,外国友人不理解、不感兴趣,甚至部分我们认知当中的褒义词在外国人看来是贬词,“好的”变成“坏的”,这在宣传方面无疑是不小的失误。正所谓毫厘之差,谬之千里,翻译上的谬误已成为中国文化传播之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正如黄老师所言:翻译就是翻译,翻译不是解释,翻译要地道、贴合生活,让人理解、产生共鸣。学会和掌握标准外文表达方式,并对话语体系进行转换,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黄老师的讲述朴素而蕴意深刻,其鲜明的论点树立了方向,精辟的见解拨开了云雾,生动的语言使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翻译文本的表达方式和翻译技巧,不受定式所困,灵动自由。黄老师席上高屋建瓴,座下众人受益匪浅并感谢黄友义老师带来的一场精彩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