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于2019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示范点,为达到建设一流日语专业的建设目标,日语专业李延坤教授、系主任解礼业、陶金副教授于2022年10月-11月邀请了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为日语系师生带来了6场学术讲座。
2022年10月14日,李延坤教授做了题为“‘关东州’的那段历史、身份和教育”的讲座,带着日语系师生回顾了“关东州”的殖民教育。先后讲述了雅尔塔协议、“关东州”的由来、日俄在中国东北的较量、“关东州”的身份、俄据与日据时期的教育情况。为我们讲述了鲜为人知的“关东州”历史,为日语专业师生从“日语+历史”的视角提供了研究思路,拓宽了研究视野。
2022年10月21日,陈岩教授做了题为“日语俳句中的‘切断’”的讲座,从日语的俳句中的切字入手,通过大量的俳句实例通俗易懂地解释了切字在俳句中的运用。有效地补充了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较为缺少的古典文学知识。
2022年10月26日,林佐平博士做了题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的讲座,从自身经历的国际交流实践经历出发,为日语系师生讲述了国际交流中的诸多见闻趣事,并强调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的重要性。具体的案例为日语系师生理解在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现实需求和大势所趋。
2022年10月28日,宋协毅教授做了题为“如何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的笔译和口译人才”的讲座。宋协毅教授明确新时代外语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正确讲好中国故事”,要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他提出日语学习的四个技能“听说读写”同笔译以及口译之间的关联,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讲解了日语笔译和口译的本质区别。同时还指出,我们在翻译时应具备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做中日两国的沟通桥梁,精准地提出了“中国故事”在对外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宋协毅教授幽默风趣的讲学风格为本次讲座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翻译学习与实践的建议。
2022年11月4日,宿久高教授做了题为“翻译的原文理解、表达与色彩”的讲座。宿久高教授从翻译的不可译性即文化的不可译性谈起,强调了原文理解包含文字理解与文化理解,强调了其中的人文底蕴。以具有海事特色的词汇、歌曲等翻译实例为师生讲述了不同语境中词汇的不同指向和意义。通过大量实例进一步强调母语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
2022年11月27日,赵彦民教授为日语系师生做了题为“日本海女文化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讲座。赵教授讲述了海女文化在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及自然资源中形成,将世代传承至今的习俗、认知、态度、技术等贯穿交织于自身的生活整体,是地域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女文化在时代发展过程中,面对近代化带来的过度开发和资源环境的破坏,让她们意识到这种传统生活方式岌岌可危。在传统与近代化的张力之间,海女选择保持原初的潜水方式,这种选择源于她们通过世代传承下来的身体技能经验,以及对海洋资源环境的感知和认识。对于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海女则通过共同管理,制定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来维系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再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
日语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系列讲座,从日语+历史、日本文学、日语口笔译、日本文化等方面大大拓宽了日语专业师生的学术视野,不论从日语教学还是研究方面,都带来了诸多启发。师生纷纷表示聆听大家讲座,受益匪浅,期待后续能继续开办类似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