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专业:环境工程、海洋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
■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环境工程学科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基本能力,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规划和管理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具有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专业始建于1995年,是365速度发国际大厅_365怎么查看投注记录_365bet备用开户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发展的品牌专业之一,是辽宁省重点建设专业;2020年被评为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支持环境科学、资源与环境二级学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专业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规划管理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国内高校同类专业领先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是海洋与交通环境污染控制及环境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专业高级科技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水运港口及船舶污染控制与管理等行业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有较大影响。专业目前与美国休斯顿大学建立“2+2”“3+1”和“3+1+1”等项目合作培养办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建立全日制本科生境内交流学习项目。
专业拥有雄厚的教学师资队伍,教授比例占30%,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8%。专业拥有完备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达到国内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及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工程及实验、环境工程设计、船舶与港口防污染技术、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影响评价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熟练掌握环境监测及污染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业务能力,深受环境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好评,多年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政府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等。
■海洋科学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海洋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海洋调查、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开发利用与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专业是学校重点发展的特色基础专业之一,坚持立足港航,重点培养学生在海洋污染监测、航运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海洋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海洋行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振兴国家沿海产业基地服务。
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成员结构合理,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且大部分教师具有出国留学经历。海洋科学专业拥有较为完备的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及海洋地质学实验教学条件和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另外,学校为海洋科学专业配备有国内外一流的海洋调查仪器和设备,并保障本专业学生到学校专用的教学实习船“育鲲”轮上开展海洋调查实习。
核心课程:海洋科学导论、流体力学、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水文气象、海洋遥感技术、海洋管理概论、海洋技术、船舶与港口工程、航道测量学、海洋要素调查等。
就业前景:随着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及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社会对海洋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海洋科学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政府管理部门、海洋规划部门、海洋环保部门及其它相关的设计和科研单位从事规划、管理、技术开发、教育和研究等方面工作。
■海洋资源与环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和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环境化学检测、环境毒理学和现代生物学分析技术,掌握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海洋生物技术与资源开发等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专业始建于2010年,是根据国内外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最新发展特点,满足国家日益增长的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而申请建设的本科专业。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海洋生态评估、环境毒理学分析及实时现场检测等管理、研究,开发及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实现对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等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专业在全国范围内仅有11所院校开设,我校排名位于前列。课程设置涉及海洋生物学、环境毒理学、数量生态学、海洋科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以实现多学科知识融合,为学生提供宽口径就业空间。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专业实验室建设规模和水平位于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行列。
核心课程:大学化学及实验、基础生态学、有机化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环境化学、生物统计建模、海洋生物学及实验、环境海洋学、微生物学及实验、生物信息学、海洋管理概论、海洋环境评价、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理学实验、环境毒理学、海洋技术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生物基因资源开发等相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相关技术产业等部门从事相关的管理、监测、教育、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